關于微景通
智慧景區如何做智慧旅游?解讀九寨溝旅游景區
發表時間:2018-05-03
從我國首個智慧景區九寨溝來看智慧旅游這回事兒。
九寨溝從旅游資源來說,我國國內少有景區可以和九寨溝國家自然風景區相比較,獨天得厚的生態資源也為九寨溝帶來了極大的客流量。據統計,2016年九寨溝旅游景區年接待游客數量為500多萬人次,帶動全縣縣內旅游人數達720多萬人次,年旅游收入90億元。
平均高峰期每日接近3W的人流量,該怎么安排這么多來自遠方的客人,這是個問題。
有人肯定會說:“北京八達嶺長城高峰期每日7W的客流量還不是照樣來往有序?
話說,我覺得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去八達嶺爬長城的人百分之99的人都是爬一圈長城然后回北京城區休息,很少有人在長城附近過夜。可九寨溝就不一樣了,遠方來的游客總不能睡山上吧?
從住宿打一個簡單的比方,接待如此之多的游客,除了要景區本身硬性設施過硬外,還需要互聯網+旅游的模式來幫助景區運營管理,達到智慧景區對智慧旅游的智慧作用。
智慧景區到底什么樣子呢?
第一點:景區無線網絡覆蓋、物聯網等高科技技術入駐。
景區無線網絡的搭建是很重要的,像九寨溝3W人的上網需求該怎么滿足?不光要保證覆蓋,還要讓游客來了都能用吧?如果這3W人不上網、不連接景區無線,怎么做到智能化管理?喇叭廣播是不現實的。
目前來說景區的無線網絡搭建都是通過供應廠商來幫忙搭建的,畢竟術業有專攻,保障景區無線的全面覆蓋是很重要的。我之前在一個不大不小的景區待過一段時間,當時景區的無線網絡搭建是找的當地的某運營商,搭建完的無線網絡真的是應了“虛有其表”這個詞兒,室外無線網絡基本沒法用。上面領導沒辦法換了銳捷來做,在完工當天審核的時候,領導抱著手機在區里面到處跑,一臉沉重的樣子讓我以為這次效果又不好,結果出人意料,景區的絕大多數地方無線網絡信號很強,模擬幾千人同時上網的實驗,無線信號還是很穩定。
說多了些,但是我覺得無線網絡搭建是一個景區“智慧化”的開始,你要說無線網絡都是半身不遂的樣子,景區還怎么說是智慧化呢?景區智慧不是光靠“新科技”來拼噱頭。
第二點:大數據分析,實現智能化服務。
馬云說過:未來數據就是金錢。這個觀點從智慧景區的發展來看,很快這個觀點很快將會實現。
景區依托大數據技術,可以完成例如:景區客流波動預警,分析原因及影響因素等以往無法完成的任務,與景區營銷、公安、交通、產業規劃、景區公共服務等體系形成信息共享和協作聯動,結合旅游信息數據形成旅游預測預警機制,提高應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實現智能化服務。
其次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景區的新型營銷,每天那么多人連接景區的無線網絡這么好的資源不用都是浪費。一般景區無線網絡搭建都會要求供應商為景區搭建相關的營銷平臺,畢竟景區還是很關心收入問題。
后:景區如何做智慧旅游,關鍵在于景區的運營管理,智慧不光體現在高新科技改變景區旅游,更重要的智慧來自于景區管理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