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微景通
智慧旅游背景和智慧旅游大數據的優勢
發表時間:2018-05-24
一
政策要求和背景
國家旅游局2015年1月印發的《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智慧旅游是運用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和裝備,充分準備及時感知和使用各類旅游信息,從而實現旅游服務、旅游管理、旅游營銷。旅游體驗的智能化,促進旅游業態向綜合型和融合型轉型提升,是游客市場需求與現代信息技術驅動旅游業創新發展的新動力和新趨勢,是全面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提高旅游滿意度的重要抓手,對于把旅游業建設成為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化服務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要按照《2018年陜西省智慧旅游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圍繞“一網知陜西,一機游三秦”總體目標,在今年建成四級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中心,加快完成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工程;分析應用智慧旅游大數據,為政府科學化監管、決策提供數據支撐,為游客提供智能化的優質、便捷服務;深化與國內外大型OTA、互聯網等企業合作,讓陜西優質旅游產品“走出去”;探索創建智慧旅游產業創客園,推動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和旅游大數據分析在旅游業的廣泛應用,壯大智慧旅游產業,使之成為旅游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2014年8月,八部委發布《 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把大數據作為智慧城市內涵之一,指出“加強基于云計算的大數據開發和利用” 。2014年,國家旅游局確立“智慧旅游年”,智慧旅游的發展加速了大數據的累積速度。201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學習“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問題”,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講解了 ”信息技術領域的前沿課題——大數據的發展情況”。2012年5月,第442次香山科學會議—我國第一個以大數據為主題的重大科學工作會議。2012年,中關村成立大數據產業聯盟,發布三只大數據產業投資基金。
二
發展智慧旅游必備要素
1、基礎設計建設
從硬件設備建設、軟件開發維護到數據庫的建立,都需要專業強大的底層服務來支撐,專業的數據中心和具備強大存儲、運算能力的云計算服務,以及專業團隊進行日常的數據維護和更新。
2、公共服務平臺
直接或間接向游客提供服務的信息服務平臺,包括智能服務中心,電子政務平臺、旅游電子商務系統這些政府建立的,或者途牛、攜程、去哪兒這些互聯網企業建立的。所有這些平臺上應具備匯聚大量和旅游景區配套的數據,可讓游客根據實際評價和價格直接選購。
3、應用層面
面向廣大游客能提供的具體服務資源。在“智慧旅游”的實踐中,離不開的就是游客的支持,要滿足廣大游客的需求,必須要具備豐富完善的服務資源,同時取得游客的信任。其中涉及多方數據的采集和支持,確保游客可以通過智能終端(PC、手機、平板電腦、自助終端機等)直接獲取平臺上的信息資源,并通過服務制定規劃出行路線,辦理票務,預訂餐飲,獲取優惠等,在得到相應的服務后給予評價,從而便捷下個、下下個游客。
數據的“更新”“全面”“個性”,決定了“智慧旅游”的發展。“更新”說明能實時掌握更多數據;“全面”說明能掌握的數據維度多;“個性”說明計算能力精確。
三
大數據優勢、劣勢及解決辦法
優勢:
1、大數據為智慧旅游發展提供支撐
2、大數據推動旅游產業創新升級
3、大數據幫助旅游產業精準定位
4、大數據促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劣勢:
1、大數據源獲取困難。除了景區自身的數據外,對其他外部大數據獲取困難,挖掘難度較大。
2、大數據的集成、存儲困難。由于受資金、技術等的限制,景區缺乏足夠的硬件、軟件對大數據進行集成存儲。
3、大數據分析方法難以掌握。由于大數據挖掘、分析的技術性較強、門檻較高,景區人員短時間內難以掌握。
4、缺乏專業人士的解讀,景區很容易忽視有價值的挖掘信息、解決方案。
解決辦法:
1、完善旅游數據庫的建設
2、提升大數據智慧旅游管理能力
3、提高旅游專業人才的水平